12.3.2 数据库备份

2025-08-02 18:54:48 更新

在当今信息社会,最珍贵的财产是数据。"数据是资产,备份最重要。”

备份意识实际上就是数据保护意识。

数据转储:又称数据备份,是将数据库复制到另一个磁盘或磁带上保存起来的过程。

备份分类:静态转储和动态转储、海量转储和增量转储。


备份方式

说明

操作方式

1

静态转储

在转储期间不允许对数据库进行任何存取、修改操作;

DBA人工

DBMS定时执行

事务程序中功能

冗余磁盘阵列

2

动态转储

在转储期间允许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(转储和用户事务可并发执行)

3

海量转储

每次转储全部数据


4

增量转储

每次只转储上次转储后更新过的数据






1

日志文件

在事务处理的过程中,DBMS把事务开始、事务结束以及对数据库的插入、删除和修改的每一次操作写入日志文件。



每条记录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执行操作的事务标识、操作类型、更新前数据的旧值(插入操作此项为空)、更新后的数据值(删除操作此项为空)、更新日期和更新时间。



一旦发生故障,DBMS的恢复子系统利用日志文件撤销事务对数据库的改变,回退到事务初始状态。因此,DBMS利用日志文件来进行事务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,并可协助后备副本进行介质故障恢复。

2

数据库镜像

为了避免磁盘介质出现故障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,许多DBMS提供数据库镜像功能用于数据库恢复。需要说明的是,数据库镜像是通过复制数据实现的,但频繁地复制数据会降低系统的运行效果。因此实际应用中往往对关键的数据和日志文件镜像。